113年第1學期-0033 中國思想史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 配分比例 | 說明 |
---|---|---|
期中考試 | 35 | |
期末考試 | 35 | |
平常成績 | 25 | 出席狀況、課堂討論 |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60人,已有56 人選讀,尚餘名額4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黃繼立教育目標
本課程擬以中國古代思想家、思想學派或思想潮流為講授單元,旨在介紹中國思想的演變。本學期將由上古文化與原始宗教述起,中及西周和先秦諸子。本課程有三個主要學習目標:一是對中國思想的精神與特質有所理解。二是對個別思想家、學派的關懷、思路和思想系統,有清楚的認識。三是通過本課程的修習,能明瞭從上古到先秦時代的中國思想發展大勢,以作為日後有意深探古典思想、文化的基石。
課程概述
一、該課程在系所的定位
中國思想史屬於中文系課程四大群組中的「學術思想組」,為本系之必修課程。
二、所教授的專業能力
本課程所教授者並非一般語文能力,而是屬於專業學術研究能力之基礎培養。
三、授課內容:
1.周代文化—詩教與春秋教
2.孔子思想及其與周文化的關係
3.戰國思想:墨家—孟子—老子—莊子—荀子—韓非子
4.戰國後期與秦漢之際的思想:黃老—呂氏春秋
5.漢代思想:淮南子—董仲舒—讖緯思想—楊雄—王充
6.魏晉思想:王弼—阮籍—嵇康—郭象
7.漢末魏晉南北朝佛學—佛學基本名相—東漢後期初入中國的佛教—般若學的發展與六家七宗—道生與涅槃思想—南北朝佛教—中國大乘佛教各宗之興起
8.佛教宗派舉要:三論宗—天臺宗—禪宗—唯識宗
9.宋明理學:北宋儒學之發展—周濂溪—張橫渠—二程—朱子—象山—陽明
四、課程的教學目標:
本課程目的在訓練學生具備對儒家、道家等各家思想,以及印度傳來之佛學在中國歷史演變中相互激盪所形成的學術思想內容之大要。使學生對中國人的思想形態能有一總相的認識。
五、學生通過此課程時後所培養的能力:
學生通過此課程之後,能培養對中國學術思想史的基本認識能力,但仍不足以具備在此一學術範圍內的獨立研究能力。
課程資訊
基本資料
必修課,學分數:3-3
上課時間:三/2,3,4[H307]
修課班級:中文系3A
修課年級:4年級以上
選課備註:
教師與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黃繼立
大班TA或教學助理:尚無資料
Office Hour星期二 10:00-12:00
星期三 14:00-16:00
星期四 10:00-12:00
另約
H527研究室
授課大綱
授課大綱:開啟授課大綱(授課計畫表)
(開在新視窗)
參考書目
自編講義
王邦雄、岑溢成、楊祖漢、高柏園:《中國哲學史》,台北:里仁書局,2005
勞思光:《中國哲學史》,台北:三民書局,1995增訂八版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中國思想史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