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第1學期-0373 價值與文化:技術.世界.我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平時成績 30 課堂討論、課堂筆記、專心聽講、出席率(10分)。
期中考 30
期末報告 40 未交報告,或發現報告抄襲,一律以零分計。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40人,已有44 人選讀,尚餘名額-4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林薰香

教育目標

從哲學史角度、問題導向來探導當代科技與我們的生存世界及我們自身的關係。進階式地從「技術」的意義內涵,乃至技術成為專門學問「科技」及其於科學地位的改變,來探討當今媒體、互聯網、AI等技術如何構成世界的核心,而作用於日常生活,影響政治。 本課程,將從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對技術(techne)的闡明,德國哲學家海德格(Heidegger)對技術(techne)的詮釋,加拿大媒體學者麥克魯漢(McLuhan)對技術、科技和媒體的觀點,以及法國社會哲學布希亞(Baudrillard)對科技與媒體的批判,及其擬像(Simulation)與超真實(Hyper real)理論如何預示二十一世紀AI年代的來臨。為能使課程參與者瞭解到,對技術、科技的不同理解,如何影響我們與世界及自身的關係,在闡述每位哲學家的技術及科技、媒體的觀點後,將翻轉以往教學方式,亦即,讓同學基於哲學家對技術及科持等的觀點,提出並思考「科技與世界、我」的可能問題,引導同學瞭解亞里斯多德、海德格等如何看待我與技術、AI、媒體等科技,以及我與世界的可能關係。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亞里斯多德:《物理學》第二卷。
海德格:〈對技術的追問〉、〈物〉,見於《演講與論文集》。
海德格:《存有與時間》,第三章。
麥克魯漢:《認識媒體》。
讓•鮑德里亞:《消費社會》。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價值與文化:技術.世界.我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