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第1學期-1880 民主社會與公民素養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 配分比例 | 說明 |
---|---|---|
課堂參與 | 30 | 含到課率與參與度。 |
小組討論與報告 | 30 | 小組成果彙整,於期末舉行口頭報告,並繳交檔案與投影片。 |
活動參與及心得 | 40 | 參與公民審議之實作、參訪活動,並提供個人之心得感想。 |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30人,已有37 人選讀,尚餘名額-7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張鐙文教育目標
※本課程第一週有分組活動,欲選修課程者請務必到課,謝謝配合~
公民參與一向是民主國家相當重視的議題,也是民主社會運作的重要機制;在學理上,公民參與被視為是實現民主治理(democratic governance),即調解當代政治與行政之衝突的解方之一。因此,學者們紛紛針對民主國家中的公民參與現象進行研究,然而,過去的研究主題,不是聚焦於「政府為什麼不想讓公民參與決策制定?」,就是在探討「公民為什麼不願意參與公共事務?」。
但,隨著愈來愈多新興公民參與機制的常規化及生活化,如網路投票(i-Voting)、電子連署(e-petition)、審議式預算等機制的應用,當前公民參與的重要議題,逐漸轉化為「公民應該具備什麼樣的知識(knowledge)與能力(capacity),才能作為其參與公共事務的基礎?」。基此,未來如何培養公民具備良好的公民素養(civic literacy),進而促使其做出合宜的政策選擇(optimal policy choices),並履行其相對應的公民資格(citizenship),逐漸成為當代民主治理實踐的核心課題。尤其當世界多數國家都將投票年齡的門檻設在20歲以下,面對國內各界對公民權年齡限制下修的呼籲日益增多,未來新興世代的公民素養應如何培植,更是政府與教育界須未雨綢繆的課題。
因之,本課程奠基於公民參與、公民素養及民主治理等知識基礎,進一步納入電子化民主與審議式民主等新興理論之觀點,藉此辨識及梳理有助於體現「良善公民參與」的相關要素與具體條件,同時,根據研析內容的主題,進一步搭配實作活動及團體反思,讓同學能夠瞭解在特定的治理系絡與管理議題中,公民素養對於公民參與之實踐的效果與限制。
詳言之,本課程之規劃將以實作活動及團體反思為主,理論探討為輔,主要授課內容包括:
一、民主社會的治理邏輯;
二、民主社會的治理衝突;
三、民主社會的治理困境(governance dilemma)與制度解方;
四、公民素養的基本概念;
五、公民素養的權威面向;
六、公民素養的正義面向;
七、公民審議的實作活動及團體反思-過程與成效。
課程資訊
基本資料
選修課,學分數:3-0
上課時間:三/6,7,8[H216]
修課班級:行政系2-4
修課年級:2年級以上
選課備註:非營利組織學程。第一周點名未到者,教師得逕行退選
教師與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張鐙文
大班TA或教學助理:尚無資料
Office Hour課後討論(含線上諮詢)
授課大綱
授課大綱:開啟授課大綱(授課計畫表)
(開在新視窗)
參考書目
1. 美國公民教育中心(Center for Civic Education)(2019a)。超級公民─正義(郭菀玲譯)。財團法人民間公民與法治教育基金會出版。
2. 美國公民教育中心(Center for Civic Education)(2019c)。超級公民─權威(郭菀玲譯)。財團法人民間公民與法治教育基金會出版。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民主社會與公民素養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