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第1學期-1941 全球化、地方知識,與永續社會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期末地方實踐計畫書 40
期末專題報告 10
平時作業 20
出缺席與平時討論紀錄/學習單 30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50人,已有37 人選讀,尚餘名額13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余炘倫

教育目標

本課程試圖引導學生學習、認識、思辨地方知識與永續社會之間如何達成一致的協同關係,並經由課堂實作練習、校外場域參訪等理論與實作相互搭配的PBL學習過程,建立跨領域的知識框架,使其得以在人文關懷的基礎上,學會如何整合不同領域的知識內容,並知曉如何找尋適合的評估工具,構建自身的問題觀察、議題框設,及應用反思的能力,使其未來能夠以創新的思維,對地方社會的「可持續社會」或「轉型城鎮」過程進行深入研究或政策規劃,以應對全球化對不同區城本土社會造成的後果。 在此背景下,本課程旨在建立一個跨學科的理論框架,並引導學生藉此審視世界各地的本土社會所面臨的挑戰,如貧困、時空節奏變遷、氣候變化、可持續發展…等議題,進而理解不同區域的本土社會如何通過恢復地方知識以克服全球化所帶來的負面後果。在此認識基礎上,通過課堂討論與互動,進一步培養學生掌握、運用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相關論述的能力和遠見。 具體的進度安排上,本課程將從「全球化對本土社會帶來的影響」、「本土社會與地方知識抵抗的可能性」和「可持續發展的實踐模式」三個相互關聯的主題展開,並搭配3次在課堂上進行的專題研討與實踐,以及3次田野實踐踏查,讓學生能夠同時由理論與實踐兩個層次掌握全球化、地方知識,與永續社會之間的協同、鬥爭關係。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筧裕介,2022。《地方創生X SDGs的實踐指南》。新北市:遠足文化。

齋藤幸平著、林暉鈞譯,2023。《人類世的「資本論」:決定人類命運的第四條路》。新北市:衛城出版。

Murray Bookchin,郇慶治譯,2008。《自由生態學:等級制的出現與消解》。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

楊弘任,2011,〈何謂在地性?:從地方知識與在地範疇出發〉。《思與言》49(4):5-29。

鐘怡婷、謝國雄,2021,〈當代台灣農業的動力:斗南、美濃和池上的市場交換、再分配與互惠〉。《台灣社會學》41。

張瑋琦,2011,〈幽微的抵抗:馬太鞍原住民食物系統的變遷〉。《臺灣人類學刊》9(1):99-146。

Phil Connors and Peter McDonald, 2010,“Transitioning Communities: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and the Transition Town Movement”. In Community Development Journal, 46:4, pp. 558-572.

洪廣冀、林俊強,2004,〈觀光地景、部落與家─從新竹司馬庫斯部落的觀光發展探討文化與共享資源的管理〉。《地理學報》,37:051-097。

湯京平、呂嘉泓,2002,〈永續發展與公共行政─從山美與里佳經驗談社區自治與「共享性資源」的管理》,《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4(2):261-287。

容邵武,2013,〈文化親密性與社區營造:在地公共性的民族誌研究〉,《臺灣社會學刊》53:55-102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全球化、地方知識,與永續社會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