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第1學期-1949 博物館與社會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A單元 ( 郭揚義老師授課 ) 50 見「學習活動與作業說明」
B單元 ( 張秀慧老師授課 ) 50 開學後授課教師於課堂中詳細說明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50人,已有55 人選讀,尚餘名額-5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郭揚義 張秀慧

教育目標

根據文化部藝文展演活動統計,2022年臺灣約有2億4457萬人次參與5萬4036場視覺藝術、工藝、設計、音樂、戲劇、舞蹈、說唱、影片、民俗、語文、圖書、綜藝等活動,其中,以展示為核心業務的博物館單位,依據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最新的「臺灣博物館名錄」統計有487家,平均每百萬人有20.66家廣義的博物館,遠高於2021年3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統計的亞太地區每百萬人4.3家,顯示出博物館在臺灣社會影響力值得關注。 本課程從社會學與博物館學的角度,探討博物館與社會的關係,介紹博物館作為社會機構的作用,以案例說明其對文化、認同和記憶的影響,及其又如何被上述三者所塑造。如何系統性地認識博物館,讓博物館展示成為納入多元使用者/利害關係人的社會溝通平台(據此進行意見交流、協商、決策、執行與檢討,促進不同群體間的對話並形成共識,再將共識轉化為嘗試解決社會問題、改善環境的社會實踐),或對社會現象提出批判,可能是今日公民所需的重要能力之一。藉由理論閱讀、案例討論和博物館實地考察,學生將了解博物館在社會中的作用,並開始練習批判性地分析博物館社會、政治和文化面相及其在當代社會中的意義。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1.廖世璋,2017,《博物館社會學》。臺北:五南。
1.C. Wright Mills,張君玫、劉鈐佑譯,1995,《社會學的想像》。臺北:巨流
2.見下方「批判閱讀教材列表」:

【批判閱讀教材列表】
1.Gordon Fyfe and Paul Jones, 2016, Sociology and Museums: Visitors, Policy, Knowledge, in Museum & Society, 14 (1), pp. 1-11
2.C. Wright Mills,1995,〈論學術藝師精神〉,《社會學的想像》,259-295頁
3.《邊緣與再現:博物館與文化參與權》第1章〈朝向社會平權的文化政策〉
4.《邊緣與再現:博物館與文化參與權》第2章〈社區互動與文化參與〉
5.《邊緣與再現:博物館與文化參與權》第4章〈無障礙博物館:英國博物館個案研究〉
6.《邊緣與再現:博物館與文化參與權》第8章:〈漢生病人之再現與發聲:樂生博物故事館之展示建構〉
7.《邊緣與再現:博物館與文化參與權》〈結論:邁向另類策展與實踐〉
8.什麼是好展覽?論策展意識https://bit.ly/3144oEm
9.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https://bit.ly/3lJuzrX
10.五百顆檸檬樹https://bit.ly/371wTX9
11.「SDGs x 希望與行動的種子展」啟蒙影片 https://youtu.be/RohSKyw0eFs
12.「SDGs x 希望與行動展」 為地球永續發展努力 https://youtu.be/1Z3Sq4-Mibg
13.林崇熙,2003,〈地方性科學知識與博物館的辯證:一個公共論壇的行動綱領〉
14.黃旭,2008,〈介入當代社會的大學博物館群:公眾教育的替代性發展方案〉
15.江淑琳、張瑜倩,2016,〈更民主的科學溝通:科學類博物館實踐公眾參與科學之角色初探〉
16.呂佩怡,2015,〈轉向「藝術社會」:社會參與藝術實踐研究〉
17.張婉真,2001,〈如何分析博物館展示:研究方法旨趣〉
18.白載漢,2016,〈藝術作為社會實踐:教育性啟發〉
19.洪儀真,2013,〈村即是美術館,美術館即是村:臺南土溝農村美術館的敘事分析〉
20.鄭怡雯,2018,〈影像發聲法的應用初探:以「棄物展」為例〉
21.「行動博物館」探討博物館的永續經營之道 https://tinyurl.com/2p4cz5s6
22.影像與社會介入:持續發生中的「棄物危機」 https://bit.ly/314CVCS
23.《finders: Hi We’ll be back》 One One & One 海洋垃圾創作展 https://bit.ly/31bCyWq
24.策展人對於社會運動的因應方式:美國博物館開始梳理抗爭者的圖像與標語 https://bit.ly/3nWiAcL
25.殷寶寧,2018,〈後博物館、街區活化與老屋再生:臺北市大稻埕街區個案研究〉
26.呂佩怡,2015,〈博物館作為方法:以香港民間博物館計畫為個案探討〉
27.陳齊奐,2014,〈景美人權文化園區的導覽敘事與人權教育初探〉
28.張婉真,2012,〈真實與虛構:科學展覽的敘事邊界〉
29.當展覽不只是「展覽」:看見一間博物館的靈魂https://bit.ly/3lKD9qx
30.李如菁,2018,〈從八個實務案例談如何策展〉
31.廖敦如,2009,〈氛圍的創造:大學藝文中心如何策劃敘述性的展示設計〉
32.策展到底是什麼?有哪些眉角?https://bit.ly/2H0xU6Y
33.迫力.破力:戰後臺灣社會運動特展:https://bit.ly/2GQrU0M
34.王嵩山,2007,〈揭露的與隱藏的:臺灣博物館展示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35.如何寫藝術展覽評論 https://bit.ly/3dqH8pp
36.後疫情時代——觀光、展覽「新常態」https://bit.ly/373R3ju
37.從地景到願景!《礦山藝術季》水金九地景藝術 https://bit.ly/3vW18ZO
38.林崇熙,2007,〈灰色博物館:詮釋與溝通的動力基地〉
39.策展是因為相信世界會更好 https://bit.ly/310Z4l9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博物館與社會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