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第1學期-2459 舞台藝術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出席率及課堂表現 30 因牽涉到實作及teamwork,每堂都會點名。
小組呈現計畫書 20 小組規劃一場演出,內容包含演出目的、表演內容、演職人員表、場景分析表...等。
小組呈現 30 於期末呈現後,繳交書面報告與錄影,書面需與計劃書做對應更新,同時包含過程記錄與檢討。
個人報告 20 學生需於本學期內觀賞至少一齣現場(LIVE)的表演藝術,類型不限,請透過自己的觀察與體驗,用自己的語言或表達方式於學期中做書面報告。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30人,已有26 人選讀,尚餘名額4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蘇曉青

教育目標

在文化意識抬頭的今天,藝文活動演出的蓬勃及多樣性,著實令人著迷。劇場設計理念的表達及專業技術製作精神,在劇場文化的薰陶下,亦成為吸引大眾前來觀看的重要因素。設計師的美學設計理念,需要技術部門的強力奧援,以充分完善的技術工程知識,來圓滿地完成設計師的夢想。本學期從管理、設計、技術的角度去學習彼此間各部門間的合作藝術與實作,再透過本學期所學,學生分組共創、完成一場呈現,從實務操作中獲得合作的精神、溝通的技巧、解決問題的能力及正向樂觀的態度。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窺看舞台,姜寀蕾譯,台北:遠流。
舞台管理,楊淑雯譯,台北:台灣技術劇場協會。
舞台設計手冊,邱坤良著,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劇場空間概說,邱坤良編,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劇場製作手冊,邱坤良、詹惠登著,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燈光設計與操作手冊,邱坤良、簡立人著,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技術指導概說,邱坤良、施舜晟著,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劇場技術手冊,施舜晟、范朝煒、連盈譯。台北:台灣技術劇場協會。
舞台技術-理論基礎與實務操作,劉達倫編,台北:臺灣戲曲學院。
劇場藝術的多元發展與設計:從劇場形式解析舞台設計。 林尚義,台北:Airiti Press Inc.。
劇場燈光設計與實務。 李東榮,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15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舞台藝術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