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第1學期-3193 社會:社會價值思辨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作業一 30
作業二 30
作業三 30
學生自主實作(由通識中心統一規劃) 10 學生自主實作(由通識中心統一規劃)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60人,已有59 人選讀,尚餘名額1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魏少君

教育目標

社會領域的課程目標在於啟發學生能夠承認差異,願意肯定自我、欣賞他人與尊重差異。 本課程設定為社會價值思辨課程,以死亡與生命教育為探索核心。每週於課堂以討論分享為主軸,透過每週閱讀,電影欣賞,以及師生之間經驗的交流討論,透過不同的「故事」與詮釋脈絡,更豐富地理解死亡在社會中的正向意義。每一天我們對自己述說關於生命的故事,都將使我們重新理解、認知、感受關於死亡的社會想像,進而從中轉化自我與社會連結的可能性。 從文化研究的角度來看,一個社會世代傳遞的文化價值觀念,對個體的心理狀態產生一定的框架效應。透過作業書寫與公開討論死亡,可以引導人們選擇將「死亡」視為社會生活的一部分來理解想像,或者選擇將死亡排除在社會互動的日常之外,乃至於以一種壓抑的態度,避談死亡、厭惡死亡,這些不同的觀念,都將影響人們理解死亡與自我情感的詮釋框架。 本課程目標為,鼓勵彼此重建「死亡」的社會想像,死亡作為一種「分離的痛苦經驗」之外,同時也作為一種帶回生者力量的重生經驗,以及社會整體的愛與連結感受。課堂上學生與老師在討論經驗與死亡書寫中,在生者、亡者與臨終者的故事之間,重新建構社會關係與情感連結的可能性,並與活著的當下建立連結體驗。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1.Leming, Michael R., and Dickinson, George E.著,龐洋、周豔譯,2020,《凝視死亡的公開課》。台北:遠足文化。
2.Warraich, Haider著,朱怡康譯,2020,《二十一世紀生死課》。台北:遠足文化。

諾伯特.愛里亞斯著,鄭義愷 譯,2008,《臨終者的孤寂》。台北:群學。
村上春樹著,賴明珠譯,1997,《挪威的森林》。台北:時報出版。
強‧克拉庫爾著,莊安祺譯,2007,《阿拉斯加之死》。台北:天下文化。
米奇·艾爾邦著,白裕承譯,1998,《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台北:大塊。
伊麗莎白.庫伯勒.羅斯,2009,《天使走過人間:生與死的回憶錄》。台北:天下。
愛蜜麗‧弗利德/文,基傑‧格萊希/圖,張莉莉譯,1999,《爺爺有沒有穿西裝?》。格林文化出版。
田中伸介/圖文,2008,《當天使飛過人間》。格林文化出版。
Glennys Howarth, 2007, Death and dying: a Sociological Introduction. UK: Polity press.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社會:社會價值思辨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