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第1學期-3206 社會:社會經典與典範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出席及課堂參與討論 30 上課前閱讀該週指定範圍的讀物內容,出席上課,無故缺曠一週扣實得分數3分。
期末考試 60 1題申論題(開書考)
學生自主實作表現 10 由通識中心辦公室提供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110人,已有109 人選讀,尚餘名額1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陳迪暉

教育目標

(一)、課程目標 1.以經典與文明為路徑引動學生「為往聖繼絕學」,學生能夠在閱讀經典著作過程中獲得該作品之基本知識,並培養具備對經典著作之理解與分析能力。(認知:包括基本知識與應用、理解與分析能力) 2.能夠判斷何謂經典著作,並從閱讀的經典著作內容得到在社會生活中的啟發,使過去的經典著作可以在當代社會成為有用的工具。(技能) 3.培養學生自行閱讀經典著作之興趣或習慣,並能在閱讀中過程中學會尊重差異、承認差異素養、肯定自我與欣賞他人。(行為) 4.透過經典著作的閱讀瞭解中國社會的基礎結構脈絡與文化,學習作者如何以社會學的取徑來分析中國社會,以從中體驗社會學的趣味。(情意) 5.培養學生具備多元、比較分析、獨立思考等能力以及社會學想像力。(後設認知結果) (二)、課程內涵 社會經典與典範以社會為主題,使學生了解為何需要認識經典與人物典範。本課程以中國鄉土社會做為探討對象,搞清楚所謂「鄉土社會」這個概念,就可以幫助我們去理解具體的中國社會。本課程閱讀的指定用書全面的展現了中國基層社會的面貌,而「這裡講的鄉土中國,並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描繪,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裡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著生活的各個方面」。本課程將透過該書中簡潔的語言,對中國基層社會的主要特徵進行概述和分析,包括鄉村社區、文化傳遞、家族制度、道德觀念、權力結構、社會規範、社會變遷等。當中涉及中國社會的傳統結構與中國國民性格,對當今社會人與人、群體與群體之間如何相處,仍有諸多可借鑒之處。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1.費孝通,2017,《鄉土中國》。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
2.影片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社會:社會經典與典範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