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第1學期-5022 當代台灣散文閱讀與寫作專題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課堂討論 50
作業成績 50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8人,已有8 人選讀,尚餘名額0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劉淑貞

教育目標

散文在現代中文的文學史中,是一個十分年輕的文類。在傳統中國文學的脈絡下,並沒有一個特殊的文類,是用來指稱「散文」的。隨著五四之後古典詩學體系的崩潰,「散文」這樣一個文體上用以表述平坦、世俗之新世界的體例,發展出它的現代樣貌。其中,受到西方與中國傳統的兩種影響,散文的「抒情」始終是它的根柢,也是它最為大宗的主流。然而,21世紀以來,受到網路媒介與社會文化環境的現實變動,「散文」這一和現實極為貼近的文類,也有了極為不同的轉變。本課程期以理論文本架構出一種當代中文的散文(史)觀,並以《文訊》在2020年公布的「21世紀上升星座-散文類」20位作者中,挑選六位作者,閱讀其代表性文本。課程將以閱讀、創作並行之方式,引領學生共同思索散文創作的邊界、規範(或沒有規範?)及其哲學性意義,並在創作的實踐中,期許透過文本等媒材的激發,使同學有能力開創自己的風格,將個人的性格與腔調轉化於文字之中,形成一種辨識度高、具個人性的書寫。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雷蒙‧格諾《風格練習》,台北:一人,2016。
茱莉亞‧克莉斯蒂娃《恐怖的力量》,台北:桂冠,2003。
羅蘭‧巴特《明室》,台北:台灣攝影,1997。
雅克‧朗西埃《詞語的肉身》,陝西:西北大學,2015。
菲力浦‧熱勒那《自傳契約》,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當代台灣散文閱讀與寫作專題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