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年第1學期-3165 社會:世界議題─全球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 配分比例 | 說明 |
---|---|---|
課堂討論參與及出席 | 30 | 含出席率及課堂討論參與度成績,無故缺曠一週扣實得分數3分 |
期中考試 | 30 | 範圍包含開始上課至期中考前一週所有範圍與上課內容,題目為七題申論題中任選四題作答(開書考) |
期末考試 | 30 | 範圍包含期中考後至期末考前一週所有範圍與上課內容,題目為八題申論題中任選四題作答(開書考) |
彈性學習週 | 10 | iLearn教學平台補充教材點閱 |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110人,已有110 人選讀,尚餘名額0人。
本課程可網路登記,目前已登記人數為 1 人,選上機率為0%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陳迪暉教育目標
(一)課程目標:
1.以社會領域為路徑引導學生「為萬世開太平」,瞭解世界資本主義經濟的意義、相關理論與發展時程,熟悉全球化現象的重要概念,並分析以此為基礎開展之全球化對世界經濟、文化、政治及社會的影響。
2.訓練學生具有分析世界經濟局勢的基本能力與想像力,了解未來在職場中所面臨的機會與挑戰,以提升競爭力。
3.尊重差異、承認差異素養、肯定自我及欣賞他人。避免從單一價值理解世界經濟與資本主義,能以多元價值和批判的精神反省經濟全球化利弊。
4.透過世界經濟發展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案例討論與分享,使學生能感受到資本主義全球化對自身的影響。
5.能夠判斷出具有資本主義經濟全球化意義的現象,並且理解支持經濟全球化與反全球化背後的邏輯。
(二)課程內涵:
人們常說我們現在共同生活在一個地球村當中,從世界議題角度觀之,世界中的台灣意識、世界政治經濟與自然環境的變遷對我們而言,也就是說在當代社會中小至個人大至國家都無法置外於世界而獨立存在,這意味著台灣受世界經濟局勢與發展的影響將與時俱增。從資本主義經濟全球化的角度來看,這將影響甚至改變過去原有區域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以及日常生活上的樣貌。因此,本課程首先介紹資本主義相關理論定義及發展時程,然後探討世界經濟發展過程在經濟、文化、政治以及社會面向上產生的效應和後果並加以反省之。最後,透過分析資本主義經濟全球化所產生的效應與可能風險,以多元價值和批判的態度反思全球資本主義經濟這個現在進行式及其帶來的各種利弊,使學生在資本主義經濟全球化浪潮的衝擊下,能夠重新思考畢業後所面臨的機會與挑戰,以提升在現代社會中的競爭力。
課程資訊
基本資料
必修課,學分數:2-0
上課時間:二/5,6
修課班級:共必修1-4
修課年級:1年級以上
選課備註:全球化和逆襲
教師與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陳迪暉
大班TA或教學助理:尚無資料
Office Hour時間:時間另行約定
地點:SS401(東亞社會經濟研究中心)
授課大綱
授課大綱:開啟授課大綱(授課計畫表)
(開在新視窗)
參考書目
1.自編講義
2.影片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社會:世界議題─全球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