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年第2學期-0257 文化領域概論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 配分比例 | 說明 |
---|---|---|
出席積極性期中考期末作品 | 100 | 每缺席一次扣3分,遲到2次扣3分,缺席3次預警,缺席5次著扣考 |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60人,已有59 人選讀,尚餘名額1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蕭幸君教育目標
本課程著重於奠定文化領域課程所需之基本知識,於學期前半會將媒體:諸如映像、文字等與視聽者的關連,探討其表象之符號性、政治性、文化意義,也會論及性別學、歷史、異文化交流等議題。學期後半會論及日本文化、歷史、哲學、思想等。
課程概述
本課程與《多元文化理解》《溝通領域概論》《社會領域概論》並列,為本系必修基礎課程之一。這門課程主要目的在為一年級學生建構文化研究相關基礎知識及基本概念,以培養學生對文化研究的理解,並提供學生一個機會去發現自己的興趣,進而具備選擇專門領域的判斷能力。
課程資訊
基本資料
必修課,學分數:0-2
上課時間:一/3,4[日聽室]
修課班級:日文系1A
修課年級:年級以上
選課備註:
教師與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蕭幸君
大班TA或教學助理:尚無資料
Office Hour蕭幸君: 一/5,6,二/7,8(需事先約定時間授課教師研究室)
授課大綱
授課大綱:開啟授課大綱(授課計畫表)
(開在新視窗)
參考書目
映像論
˙John Storey(2003)。李根芳、周素鳳譯。《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台北:巨流。(原書:Cultural Theory and Popular Culture:An Introduction)pp.109-143
→ 第四章 結構主義與後結構主義:費迪南˙迪˙索緒爾
克勞德.李維史陀、維爾.萊特和美國西部片
羅蘭.巴特:<神話學>
後結構主義
賈克.德希德
賈克.拉岡
論述與權力:米歇、傅科和愛德華.薩伊德
˙Marita Sturken and Lisa Cartwright著。陳品秀譯。《觀看的實踐──給所有影像世代的視覺文化導論》。pp.29-90
→ 1.觀看的實踐: 影像、權力和政治:再現
攝影真實的迷思
影像和意識形態
我們如何協商影像的意義
影像的價值
影像圖符
註釋.延伸閱讀
→ 2.觀看者製造意義: 影像製作者的企圖意義
美學和品味
將影像解讀為意識形態主體
編碼和解碼
挪用和對立解讀
再挪用和反拼裝
註釋.延伸閱讀.
電影(如果這部分資料太多,怕學生消化不良,可改上課帶過就好)
˙Joanne Hollows、Mark Jancovich編(2001)。張雅萍譯。《大眾電影研究》。台北:遠流。(原書:Approaches to Popular Films)pp.55-128
→ 第二章 作者論與電影作者論
第三章 類型論與評論
第四章 明星研究
後殖民(種族、性別、民族、東西方、他者)
定義:
˙廖炳惠編(2003)。《關鍵詞200──文學批評研究的通用詞彙編》。台北:麥田
→ 殖民論述殖民主義東方主義他者後殖民理論 等詞條(約5頁)
˙Bart Moore-Gilbert著(2004)。彭淮棟譯。《後殖民理論》。台北:聯經。(原書:The postcolonial theory:Contexts, Practices, Politics)pp.1-58
→ 第一章 後殖民批評?後殖民理論?
重要人物介紹:(網路資料預定)
法農
史碧瓦克
荷米巴巴
薩伊德
性別學
羅蘭•巴特《符號禪意東洋風》
上野千鶴子《裙子底下的劇場》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文化領域概論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