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年第2學期-1813 都市社會學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課堂出席與參與討論 25
分組導讀與提問 30 同學們需分組,每周由導讀組負責導讀每周指定教材閱讀心得,由提問組負責提出相關問題,依每周主題,設計小型田野調查或社會觀察,舉出具體經驗性個案,在每周報告中進行延伸討論
期中考 20 Open Book, 三小時寫作練習
期末考 25 Open Book, 三小時寫作練習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80人,已有89 人選讀,尚餘名額-9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楊友仁

教育目標

 伴隨著城鄉規劃的的歷史與思潮,以及真實世界中城市化與城市發展的動力,與所出現的各式各樣問題,都市理論從早期的芝加哥學派發展至今,已經有近百年的歷史,當中都市社會學的主流理論取向也歷經了「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本課程旨在透過系統性地探索都市社會學的不同系譜和從問題取向出發的各種研究課題面向,提供參與者對於都市化與城市發展相關課題之社會科學理論知識的基礎,並納入相關台灣社會的都市課題,讓參與者得以運用此一領域的相關知識資源,梳理出研究興趣與問題意識。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Parker, S.(2006) Urban Theory and the Urban Experience:Encounter the City, London: Routledge.
王志弘、徐苔玲譯(2007) 《遇見都市:理論與經驗》,台北:群學。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都市社會學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