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年第2學期-2401 數位構築與美學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平時成績(參照課程要求) 10
作業一 The Pipe – Laser Cutting Skill 30
作業二 The Pattern – CNC Skill 30
作業三 The Dome – Parametric Design Skill 5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20人,已有28 人選讀,尚餘名額-8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邱浩修

教育目標

(1) 修課同學能熟悉基本的數位設計與構築原理、技巧及流程 (2) 用學到的數位構築技巧來配合其他設計課程作概念思考與美學創新。

課程概述

數位建築發展自Frank Gehry開始將電腦輔助設計與製造(CAD/CAM)當作強大的設計與製作流程工具,來顛覆現代建築以降為主流的空間語彙與生產方式,經過Greg Lynn引法國哲學家德勒茲(Gilles Deleuze)的皺褶(Fold)概念奠定其自由與動態形體的理論基礎,一直到UN Studio 、Zaha Hadid以及Toyo Ito等前衛建築師們大量運用更成熟的數位模型軟體與構築技術在建築形式風格的探索上,掀起了一波方興未艾的建築界全球數位化建築概念與美學革命,數位設計與構築方法早已在主流建築學術與產業界中跳脫單純的數位呈現(Digital Representation),而這個改變不只有形式上的,因為數位科技的運用,描述與建造一個設計形體的流程能夠更加直接而複雜,由於設計資訊可以快速而精確地被取出、轉換、交換與使用,軟體中的數位模型等設計資訊可被輕易轉成需要的建造資訊,再由製造工具直接生產出來被組構,這個數位的連續性(Digital Continuum)造就了建築概念到生產過程的全面革新。 據此本課程主要著重在數位設計與構築(Digital Design and Fabrication)流程的新觀念引介,以及主流的CAD/CAM軟硬體如Rhinoceros、參數設計工具Grasshopper到雷射切割機(Laser Cutter)、電腦數值控制銑床(CNC)、3D快速成型機(RP)的整合操作運用,修習學生將學習如何從數位模型資訊轉化成為實體的材料形態,來探討新的構築美學可能。本課程將採觀念與技術並行的方式之進行,以講課(Lecture)配合軟硬體技術教學(Tutorials)為原則。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Kolarevic, B. (ed). (2005), Architecture in the Digital Age –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Taylor & Francis Publishers, UK.
Aranda, B. and Lasch, C. (2005), Pamphlet Architecture 27: Tooling,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US.
Meredith M(ed). (2008), From Control to Design: Parametric and Algorithmic Architecture, Actar, Spain.
Schumacher, Patrik(2008), Design Research within the Parametric Paradigm, RIBA Journal, Sep.2008, UK.
Schodek, D. (2004), Digital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CAD/CAM Applications in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Wiley Publishers, US.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數位構築與美學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