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年第2學期-2894 共學課程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 配分比例 | 說明 |
---|---|---|
學習歷程檔案記錄 | 20 | |
開創性作業期中 | 30 | |
期中考 | 10 | |
開創性作業期末─網路版 | 30 | |
期末考 | 10 |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20人,已有26 人選讀,尚餘名額-6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伊志宗教育目標
1. 整合多元角度,培養永續景觀美學的新素養。
2. 培養閱讀與記錄台灣地景之美的基本能力。
3. 激發關懷台灣地景的熱情與行動。
4. 開創性的成果分享。
課程概述
本課程為共同選修課,不屬於通識課程。
1.使學生藉由教導帶領他系之學生,更能熟悉其專業領域,達到教學相長之目的。
2.由具備一定專業能力之高年級學生擔任教學執行者,以其專業知識服務低年級或外系學生。
3.參與共同學習計畫之學生可擴展其知識層面,達到博雅學習之境界。
由各系之學生組成團隊,在課程老師的指導下,提出共學課程構想書及執行細則。
課程資訊
基本資料
選修課,學分數:0-2
上課時間:六/3,4[A101]
修課班級:共選修1,2,3,4
修課年級:年級以上
選課備註:景觀-靈感之源;網路加退選,一律期末考,不支領鐘點費; 不收推廣部
教師與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伊志宗
大班TA或教學助理:尚無資料
Office Hour時間:六/3,4
地點:[SS206],
附註:開學第一週再共同訂定執行細節。
授課大綱
授課大綱:開啟授課大綱(授課計畫表)
(開在新視窗)
參考書目
一、睡前讀物:
1.Hans Dieter Schaal 原著,張華蓀 譯,《景觀─靈感之源》,六合出版社,民86年。
2.趙廣超,《筆記<清明上河圖>》,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3. Charles Moore等,《庭園詩學》(第二章:設計師的場所),田園城市出版,民88年。
(特別精讀「形塑空間」該段,即p. 34-44)
4. Christopher Alexandra, A Pattern Language《模式語彙》,六合出版社,民__年。(閱讀模式第43, 61, 67, 69, 105, 106, 112, 114, 115, 119, 123, 124, 131, 132, 166, 168, 171, 173)(此書適合收藏,對英文有信心者可直接購買原文版。)
二、閒暇小品
1.芳威廉,〈我所預見設於台灣之基督教大學的形態備忘錄〉,1952,轉引自《東海風》,
台中市:東海大學出版社,民84年,p.7-8。
2.阮偉明,《東海大學校園整建規劃報告》(第二章:發展歷史回顧),民84年。
3.陳其寬(訪談),〈我的東海因緣〉,《東海風》,民84年,p.176-188。
4.Letter from Chi-Kwan Chen to William Fenn, January 22, 1958。
5.Letter from Chi-Kwan Chen to William Fenn, July 18, 1958。
6.Letter from Chao-Kang Chang to I. M. Pei, May 26, 1959。
7.James Rose,Plant Forms and Space,Pencil Point (April 1939),p. 226-230。
8.Patrick Condon,Cubist Space, Volumetric Space,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Landscape Journal,( 1988),p.。
9.Gregg Bleam,Modern and Classical Themes in the Work of Dan Kiley,蘇孟宗 譯。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共學課程 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