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年第2學期-5083 社會工作理論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 配分比例 | 說明 |
---|---|---|
課堂表現 | 40 | |
總報告 | 60 |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70人,已有6 人選讀,尚餘名額64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簡春安教育目標
一)幫助同學能從大學部實務的階段,不僅能進入(碩班)對理論的思考、邏輯與分析,進而能有博班對理論的批判與建構的能力;
二)培養同學對社工哲學與理論不僅能講解、主持討論,進而能產生自己的看法與論點,以為未來的學術前途做出貢獻
三)藉作業之要求,使同學能在學習過中,就開始敏感於即將要進行的論文寫作,而對論文的題目決定、理論與派別的採用、文獻
的寫作有所助益;
四)期待上課過程是對壓力的學習調適、對自我的再次瞭解與探索、對生命的再度肯定與享受…(起碼有這個期待與想像)。
課程內涵
一)對學士、碩士、博士的認識與區分;
二)對思考是否邏輯的體驗與討論;
三)對社會科學理論之哲學背景的探索;
四)對社會科學理論的體會;
五)對社會工作實務理論的整體瞭解;
六)對自己的論文題目與文獻探討,能完成詳細大綱的寫作。
課程概述
本課程內容希望透過對「社會工作理論」的系統性介紹與討論,綜融、
統整過去的經驗和相關的知識。課程內容將從微視、中視、鉅視等架
構出發,分別介紹精神分析觀點、危機介入取向、心理暨社會派、任
務中心取向社會工作理論,以及中後期的生態系統觀點、增強權能觀
點社會工作、基進社會工作、女性主義社會工作等理論。以協助增強
學生對於社會工作專業的批判能力,融會貫通了解理論在實務實踐時
的重要性。社會工作專業時常被詬病理論與實務分離,但實際上理論
是實務工作時的一盞明燈,在工作迷茫時,可以指引處遇方向燈塔。
課程資訊
基本資料
必修課,學分數:0-3
上課時間:一/7,8,9
修課班級:社工博1
修課年級:年級以上
選課備註:
教師與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簡春安
大班TA或教學助理:尚無資料
Office Hour事先與老師約定
授課大綱
授課大綱:開啟授課大綱(授課計畫表)
(開在新視窗)
參考書目
一)簡春安 & 趙善如 (2008)。社會工作哲學與理論。台北:巨流。
二)黃光國 (1995) 知識與行動。台北:心理。
三)黃光國 (2003) 社會科學的理路。台北:心理。
四)宋麗玉等著 (2002) 社會工作理論—處遇模式與案例分析。台北市:洪葉。
五)Payne, M.S. (1995) Modern Social Work Theory: A Critical Introduction(周
玟琪等譯(當代社會工作理論:批判的導論),台北:五南。
六) Stokes P. Philosophy:100 Essential Thinkers (2002)。不可不知的100位思想家(陳信宏譯) (2005)。台
北:究竟出版社。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社會工作理論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