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年第2學期-5187 公私協力與社區營造專題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 配分比例 | 說明 |
---|---|---|
學期報告 | 50 | |
時事分析 | 20 | |
上課討論 | 30 |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15人,已有12 人選讀,尚餘名額3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詹中原教育目標
全球化運動正在影響各國的地位和能力,主權不再是零和賽局,國家的疆界與過去相比,正在不斷變得模糊。「國家社會」逐漸邁向「公民社會」,社會經營不再統由政府管制,而是多數公民參與共同治理,公私協力要凸顯的精神是政府不該壟斷一切政經活動,不同的公共事務需要不同的策略來執行或提供,處理與人有關的公共需求需要聯合多元面向的資源共同處理,如果能邀集到被服務的對象一起參與討論與規劃,共識比較容易形成、方案比較能切乎重點、行動比較有能量!際此,一種以「合夥」取代「代工」,以「公私協力」取代「市場機制」的治理理念逐漸形成。政府改造是要借重民間社會部門的活力参與公共服務,進行政府組織重組以收職能整合與彈性之成效,改變公共服務流程即時服務廣泛民眾,面對全球化的牽引,我國政府要成功迎接挑戰的關鍵必須從政府角色、職能與管理上進行大幅度且有定向與方法的變革;也就是說這一波的政府改造不僅止於「內向性」的行政革新或組織重組、員額精簡,更重要的是要借重民間社會部門的活力與創意,來減除政府的僚氣、鬆綁政府的體質,改變政府一向「不行動」的本質。
公私協力受到自1980年代起新的公共管理風潮影響,在這股風潮中,運用了交易成本理論、當事人與代理人理論,以及公共選擇等理論,將市場的競爭、選擇機制帶進了公共行政的領域,並在許多的實際政策產出中,有了一些不同於以往的變化。綜觀新公共管理的政策哲學基礎,即是以新右派(New Right)為主。2000年,部份學者有鑒於新公共管理過分重視效率而忽略效能,乃提出「新公共服務」觀點,強調政府應視民眾為公民,協助公民參與行政過程,幫助公民社會倡導公共利益等。是以本課程將同步關注「全球政治型態」(global polity)下新興起的治理模式「共同治理」(co-governance)以及本土性的「社區治理」個案,透過在地知識(Local Knowledge)與全球化治理型態的檢證及對話,讓學習者能養塑全球在地視野及治理動能,透過全球化國際認證與本土化個案脈絡的公私協力在哪些政策領域型塑新的治理理念與治理工具。
綜合言之,本課程之目標即在於探討公私協力的政策哲學及當前社區治理在地知識,期望能以宏觀、哲學觀與在地觀的角度探討公私協力與社區治理之趨勢。
課程概述
公私協力受到自1980年代起新的公共管理風潮影響,在這股風潮中,運用了交易成本理論、當事人與代理人理論,以及公共選擇等理論,將市場的競爭、選擇機制帶進了公共行政的領域,並在許多的實際政策產出中,有了一些不同於以往的變化。綜觀新公共管理的政策哲學基礎,即是以新右派(New Right)為主。2000年,部份學者有鑒於新公共管理過分重視效率而忽略效能,乃提%
課程資訊
基本資料
選修課,學分數:0-2
上課時間:三/12,13
修課班級:公共專班1,2
修課年級:年級以上
選課備註:公共政策組,公共管理組選修
教師與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詹中原
大班TA或教學助理:尚無資料
Office Hour先與老師預約
授課大綱
授課大綱:開啟授課大綱(授課計畫表)
(開在新視窗)
參考書目
1. *詹中原,民92,新公共政策—史、哲學、全球化,台北:華泰。
2. *李宗勳,民96,政府業務委外經營的理論、策略與經驗,台北:智勝。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公私協力與社區營造專題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