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年第2學期-5403 設計研討方法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作品與論述 80 六階段所完成的設計與論述品質
平時表現 20 課堂參與之貢獻程度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70人,已有9 人選讀,尚餘名額61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劉舜仁

教育目標

建築的表皮(skin)作為分隔或連結「內與外」、「暗與亮」、「私密與公共」的元素具有許多當代設計研究上的意義。例如表皮若當做外殼(envelope)來思考,可以導向熱能方面的探討與新的構造材料的研發。本課程意圖將表皮視為「設計的生產器」(design generator);有別於上世紀柯比意(Le Corbusier)將平面視為設計的生產器,建築的表皮在全球暖化(global warming)與都市化(urbanization)的趨勢下,已成為當前建築重要的研究課題,甚至是一種新的設計方法論。 本課程擬以表皮為媒介,逐步發展成為一種可研究的(researchable)、可操作的(operational)設計方法,並在此發展的過程中,接觸、了解相關的建築設計理論與方法。

課程概述

如同伊東豐雄批判密斯完美格子系統,並揭示非線型的系統將在數位年代中逐漸取代歐幾里德以降的幾何學體系;如同生物為了順應自然,自由曲線的應用,成為構成型態的必要要素。為了支撐自由曲線在型態上的結構性,生物們依據環境上的條件,發展出各自的幾何化工具;小到蛋白質的摺疊,大到向日葵的花序都可以被理解為生物在自由曲線型態構成上的幾何化表現。對於建築而言,幾何化工具的開發與應用,在近年來更成為建築在反應綠與永續上,最重要的手段。幾何化工具在建築上,除了顯現對於自由型態構成的合理性之外,它在幾何化的過程中所生成的胚騰,同時也可以被理解成文化性的功能。例如中國的冰裂窗,或是西方教堂的玫瑰花窗等。本課程企圖讓學生開始找尋不同於歐幾里德幾何的幾何學工具,同時,也是一種重新定義殼型(Shell Form)的方法論。學生們必須從自然界中的任何事物,找尋建立幾何化工具的對象;並且學習利用型態學、數學、物理等科學邏輯,解釋自然到幾何構成的轉換過程。課程的最後訓練階段,學生可以使用CNC輸出最後階段的模型;藉此了解幾何化工具在未來建築設計及實踐上的重要性。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1. Allen, J., Designer’s Guide to Japanese Patterns.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1984.
2. Balmond. C., Cecil Balmond, A+U, 2008.
3. Beeby, T., “The Grammar of Ornament/Ornament as Grammar.” Ornament,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1977, pp. 10-29.
4. Hensel M., and A. Menges, Morpho-Ecologies. London: AA, 2008.
5. Ito, T., Toyo Ito / Beyond the Image, A+U 417, 2005:06.
6. Moussavi, F. and Kubo, M., The Function of Ornament. Harvard GSD Studio Project, Barcelona:
Actar, 2006.
7. Stevens, P., Handbook of Regular Patterns – An Introduction to Symmetry in Two Dimensions.
Cambridge: MIT, 1991.
8. Zaera-Polo, A., and F. Moussavi, Phylogenesis: FOA ’s Ark. Barcelona: Actar, 2004.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設計研討方法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