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年第1學期-2150 社會組織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課堂出席參與 15
個人書面成績 40
分組報告實作成績 45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70人,已有67 人選讀,尚餘名額3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楊友仁

教育目標

組織是人類社會的關鍵詞,不是管理學院的禁臠,組織是個動詞,是哲學,是藝術,是社會科學,有著神、意、形。自十九世紀韋伯以降,社會學在組織研究上,已經開展出許多典範與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組織社會學乃是社會學領域的重要學域。本課程將在社會學知識脈絡下,有系統地逐步探索組織的哲學、藝術、認識、方法、設計、治理。除了課堂講授之外,課程後半段將著重行動面的實作訓練,我們在既有的社區組織關係基礎上,以「黎明新村」為現地實做田野,取法芝加哥學派的取徑,帶同學進入到社區裡面,面對真實的議題,結合本校「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以及黎明幼兒園、黎明里辦公處相關提案,透過「田野實作工作坊」的形式,讓同學有機會運用學習到的組織理論,發揮社會學的想像,投入社區實做專案企劃(例如組織導覽隊、籌辦社區報、推動社區規劃、在地實踐社群經營、舉辦陳抗或遊行動員、參與式預算提案、社企創業計畫、開一間店、規劃本校微課程等)。在期末我們將會舉辦一場兩班同學的企劃案發表會,邀請專家講評。期望這門課成為同學們接下來這半年的生活重心,並鼓勵各位將本學期發展出來的專案企劃,延伸銜接至下學期將繼續開授的實作課,朝實際落實的目標努力。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1.何明修(2005)《社會運動概論》,台北:三民。
2.周雪光(2003)《組織社會學十講》,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3.韋伯著,康樂等編譯(1996) 《支配的類型:韋伯選集(III)[修訂版]》,台北:遠流。
4.Jones, G.R. (2009)Organizational Theory, Design and Change(6th Ed.). 劉韻僖、卓秀足、俞慧芸、楊仁壽譯(2012)《組織理論與管理(六版)》,台北:雙葉書廊。
5.Lin, N.(2001)Social Capital: A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 林祐聖、葉欣怡譯(2005)《社會資本》,台北:弘智。
6.Perrow, C. (1986) Complex Organizations: A Criticial Essay, 3rd edition, McGraw-Hill Publishers. 周鴻玲譯(1988)《組織社會學》,台北:桂冠。
7.Ritzer, G.(1993)The McDonaldization of Society: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Changing Character of Contemporary Social Life. 林祐聖、葉欣怡譯(2001)《社會的麥當勞化》,台北:弘智文化。(簡體中譯電子檔)
8.Swedberg, R.(2003) Principles of Economic Sociolog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周長城等譯(2007) 《經濟社會學原理》,台北:巨流。(寫得很好,但翻譯得頗令人失望)
9.Wenger, E., McDermott, R. and Snyder, W.A.(2002)Cultivating Community of Practice: A Guide to Making Knowledge. 黃維譯(2003)《實踐社群:推動學習型組織之鑰》,台北:天下遠見。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社會組織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