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年第1學期-3004 人文:生命中的禮與儀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 配分比例 | 說明 |
---|---|---|
期末考試 | 35 | |
期末作業(報告) | 35 | |
學習態度與參與精神 | 15 | |
出席率 | 15 |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70人,已有70 人選讀,尚餘名額0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教育目標
一、使學習者了解生命中的禮儀傳統與習俗典範: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禮儀」文化是人類生命在其展現歷程中,最為重要的意識反應,並且是人類精神文明的精華整合,透過學習、理解或研究「禮儀」及其相關活動,是了解該文化特色及其本質之重要關鍵。本課程設立之目的,在於使學習者能深入了解到,在我們生活周遭的種種禮儀活動中背後的「人文精神」;經由探討與分享,希望能傳遞華夏文化深厚的生命底蘊。
二、使學習者了解中華「禮樂」文化思想之主體: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思想博大精深,在現實生活中有所多呈顯與實踐。這些文化與思想在實際的生活中,則形成獨特的社會風俗與生活習慣;特別是獨有的信仰與認同。總觀中華文化之三大思想,儒家以禮樂、人倫為重,道家以自然、宇宙為本,乃至漢代西來的佛學「空性」思維模式,都影響至深;而這些也是中華文化信仰力量與生活展現的核心之處。透過這些重要的思想主體探索,可以學習並了解中華文化其獨特的社會風俗與生活習慣之思維架構。
三、使學習者能探究台灣民間信仰與生活習俗之發生原因與其呈顯意義:切入課程核心,將以「台灣經驗」為發用,以台灣華人社會為關注對象,探究其獨特的民間信仰與生活習俗。台灣本具原住民南島語系族文化,又有後來的漢人移民開墾的歷史過程及其文化之注入,加上日本政權的統治經驗,以及第二次政治性的漢人移居等歷史條件與元素,實讓這塊土地呈現出多元且豐碩的文化;其中信仰與風俗,可謂承繼傳統、多元融合、蛻變出新、獨領特色,在華人社會裡具有相當重要的歷史定位與價值;故研究與學習這項文化課題,是了解並認同台灣最為直接與切要的方法及方向。
四、使學習者可以習得相關知識、釐清錯誤認知、開創多元生命,以達「人文生命教育」之目的:回歸到學習者本身,能經由修習本課程,了解更多台灣在地文化呈顯之背後的價值與意義,以達到東海通識教育中「生命教育」之目的與期望。
課程資訊
基本資料
必修課,學分數:2-0
上課時間:一/7,8[AG203]
修課班級:共必修1-4
修課年級:年級以上
選課備註:
教師與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白恒旭
大班TA或教學助理:尚無資料
Office Hour每周課後。
教師休息室。
授課大綱
授課大綱:開啟授課大綱(授課計畫表)
(開在新視窗)
參考書目
參考書目與資料
1. 孫希旦《禮記集解》,文史哲出版社,1980。
2. 《古今圖書集成》。
3. 許文倬:《宗周禮樂文明考論》,杭州大學出版社,1999。
4.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台北學生書局,1998。
5.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中國哲學之簡述及其所涵蘊之問題》,台北學生書局,1997。
6. 余英時:《知識人與中國文化的價值》,台北時報文化,2007。
7. 劉長林:《中國智慧與系統思維》,台北臺灣商務書局,1992。
8.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9。
9. 方麗娜:《華人社會與文化》,台北正中書局,2009。
10. 賴明德 等:《華人社會與文化》,文鶴出版。
11. 黃苕冠:《華人社會與文化講義》新學林 。
12. 錢穆:《中國思想通俗講話》,台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2001。
13. 韋政通:《中國哲學詞典》,長春吉林出版集團,2009。
14. 呂澂:《中國佛學思想概論》,台北天華出版社,1999。
15. 許倬雲:《萬古江河:中國歷史文化的轉折與開展》,英文漢聲,2006。
16. 陶立璠:《民俗學概論》,北京中國民族學院,1987。
17. 王灝:《台灣人的生命之禮》,台原,1992。
18. 李赫:《台灣諺語的智慧》,稻田,1995。
19. 李豐楙:《台灣節慶之美》,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4。
20. 李秀娥:《台灣民俗節慶》,晨星,2004。
21. 林明義:《台灣冠婚葬祭家禮全書》,武陵,2004。
22. 席德進:《台灣民間藝術》,雄獅,1993。
23. 陳柏州:《台灣地方新節慶》,遠足,2004。
24. 黃丁盛:《台灣的節慶》,遠足,2003。
25. 喬繼堂:《中國人生禮俗大全》,北京人民,1990。
26. 董芳苑:《台灣民間宗教信仰》,長青文化,1986。
27. 劉還月:《台灣二十四節氣》,常民文化,2001。
28. 劉還月:《台灣歲時小百科》,台原,1990。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人文:生命中的禮與儀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