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年第2學期-7041 城鄉規劃與設計(二)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 配分比例 | 說明 |
---|---|---|
上課出席率 | 20 | |
上課參與討論的熱烈程度 | 30 | |
專業表現 | 30 | |
期末的提案報告完整性 | 20 |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10人,已有2 人選讀,尚餘名額8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教育目標
東海大學2014-5年間接受美國蓋提基金會(Getty Foundation)的「維持其現代」獎助(”Keepin it Modern” Grant),進行路思義教堂的文化資產保存修復研究計畫之餘,也意外地揭開了台灣關於戰後現代建築的文化資產保存之序幕。時至今日,台灣已經有卅餘處戰後才興建完成的現代建築以不同的身份列名文化資產,就東海大學校園本身,除了路思義教堂經歷了多年的奮戰之後列名最高等級的「國定古蹟」之外,校內的舊藝術中心、畢律斯鐘樓、衛理會館也分別被指定為台中市定古蹟與市定歷史建築;同時,1970年代以前興建完成的校園建築座落的位置,也以「早期校園」之名,劃定了完整的範圍,指定為文化景觀。日後,將在《文化資產保存法》的法定地位之下受到長期的保存維護。
事實上,文化資產保存維護及再利用工作在台灣已經走過了近四十餘年的漫漫之路;從早期的「一級古蹟」「二級古蹟」「三級古蹟」等分級制度到進入『文化資產保存法』通過後「國定古蹟/歷史建築」與「市定(或縣定)古蹟/歷史建築」及「文化景觀」的指定,認定的程序簡化許多,也讓各有文化資產意義的建築物所在地的地方政府在決所在區域哪些歷史遺跡/歷史建築/古蹟時有更高的自主性決定編定的等級與介入輔導維護的方式。而隨著民間保存歷史文化資產的意識之逐漸抬頭,2016年之後修訂版的《文化資產保存法》也增列了民間自主提報的機制,讓古蹟/歷史建築的認定可以跳過含括公-私的所有權人的主觀意識,進入到公共資產維護的層次,得以透過集體的意識與資金的協助啟動維護。近年來國外方興未艾的「保存管理計畫」(Conversation Management Planning, CMP)也催生了所有權人與管理人分流的概念,並期許更有效、更創新的維護管理機制以帶動文化資產的長期持續的保存再利用。
面對甫於2021年公告為「文化景觀」的早期東海大學校園,以及才在的修繕維護計畫中被文資委員同意,朝向「東海大學願景館」的方向規劃再利用空間計畫的「台中市定古蹟」舊藝術中心,本課程即著眼於前述文化資產保存再利用的集體氛圍營造的社會需求,希望藉由課程嘗試啟動初步的策展計畫。課程將以引領同學在《文化資產保存法》之前,學會從更為多元的角度判斷單棟建築物或建築體群落的歷史文化意義,界定其文化資產保存上的意義與重要性,並在歷史考證的過程中還原各個不同的使用階段的空間型態與建築物的使用,並確認原創的規劃設計與校園各個不同階段的空間使用先後添加於空間本身的意義與其內隱表意的流變,並還原前述所謂「不同階段」的分段時間點,進一步由此時間點的還原兼顧當下及未來的使用,形成未來願景館的常設展的主題,並勾勒年度性的特展。
本課程鎖定東海大學校園建築,也開啟了另外一個獨具意義的歷史視角。蓋不像台灣部分延續至殖民時期所設的大學或職業學校的高等教育學府(如延續自台灣帝國大學的台灣大學、延續自台南工學院的成功大學、接續台北高等學校校園的師範大學校園),東海大學的校園建築最年長者完成迄今不過六十年,明顯在歷史階段上不同於台灣過往的文化資產保存所針對的清朝、清朝以前或日治時期的建築物;它指向了新的「現代建築」保存領域。但東海大學校園所具有的現代建築,放回戰後台灣的建築發展脈絡中檢視,卻是具有高度的實驗性與創新性,一直被台灣的建築界公認為台灣現代建築的重要灘頭堡,是一個理解現代建築的重要基地,也亟需投注心力保存及再利用。而由創校過程最具關鍵性的亞洲基督教聯合董事會秘書長芳威廉1971年的回憶錄所載的內容檢視,這個校園又可以被視為是美國進步年代改革精神的延續,它在亞洲基督教宣教過程裡再現了改革與創新的實踐性格;亦即,整個校園的配置計畫即可被視為是一套教學理念的空間化與意象化。「『意象化』了的進步性格」因此也將成為本課程趨近策展方向的一個重要切面,此一切面將由一系列早期受教於東海大學的校友與教職員的訪談予以還原,並逐步充實「『意象化』了的進步性」此一分析性的策展主軸,還原校園-大學教育-台灣社會之間連結於改革的初衷的實踐過程。
本課程期許透過一整個學期近兩百個小時的課程,帶領同學由文化資產歷史意義的探究、還原與意義的重構,以策展的方式提供CMP計畫一個更為豐富的面向,作為日後蓋提基金會再次來台舉辦環繞CMP精神的國際工作營時的一個實踐案例。也期許培養同學成為文化資產保存領域的新生力軍,給予同學進入此一領域的專業鑰匙。
課程概述
Networking the Canteenscape Conducted by Shih-wei Lo Subject Description The everyday life of the city is crucial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city morphology, and even the forge of its character and identity. Among varied modes of daily life, eating specially plays a dominant role bringing forth what a city is. Eating culture enlivens the city, whether by those who provides or consumes foods. A hidden world which has long been neglected but keeps imbuing the city with vigor and thrust is constituted by canteens on streets. They are often categorized as informal sector. However, if based on the research on the ‘arrival city’ phenomenon, those sprawling canteens along streets host most of immigrants from countryside and become temporary niches for their converting into citizenship of the city. An emergent paradigm of urban design caring for the bottom-up development of street life thus signals a new perspective intervening into the urban reality, specifically taking into account of Asian context. Canteen: A temporary or mobile stand at which food is provided. ��catering, snack, eatery, eating house, restaurant Target City/Cuisine Area: Downtown Taichung Municipality Cuisine: Taiwanese, Hakka, Mainlander’s, Japanese, Southeast Asian…
課程資訊
基本資料
必修課,學分數:0-6
上課時間:一/6,7,8,9,四/2,3,4,5,6,7,8,9[系館]
修課班級:建築碩1A
修課年級:年級以上
選課備註:系館。碩1A設計課,含習作6小時,時間另定。
教師與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郭奇正
大班TA或教學助理:尚無資料
Office Hour週二 晚間20:00-22:00
授課大綱
授課大綱:開啟授課大綱(授課計畫表)
(開在新視窗)
參考書目
東海大學校史編輯委員會,《東海大學五十年校史,1955-2005》,東海大學出版社,2007
東海大學校史編纂委員會,《東海大學校史-民國四十四年至六十九年》,東海大學出版社,1981
東海大學特刊編輯委員會 編,《東海風-東海大學的歷史》,東海大學出版社2003
王振寰 總編輯/特刊編輯委員會 編,《東海人》,東海大學出版社,1999
陳格理, 關華山主編,《冷戰結構下東亞地域主義建築》,2009
杰西.格 著,曾鉅生 譯《中國教會大學史,1850-1950》1987 浙江教育出版社
葉文心,馮夏根等譯著 《民國時期大學校園文化》2012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虞寧寧 著 《中國近代教會大學招生考試研究》2014臺北市:政大出版社(政大人文系列叢書)
劉家峰 著 《福音與犁:在華農業傳教之研究》2006 臺北市:宇宙光全人關懷出版
鍾叔河/朱純 編 《過去的大學》2011 北京市同心出版社
章開沅/林蔚 編 《中西文化與教會大學:首屆中國教會大學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1湖北省:湖北教育出版社,
Fenn, 著 1976, 劉家峰 譯《基督教高等教育在變革中的中國》2005 珠海出版社。
肖會平, 《合作與共進—基督教等教育合作組織對華活動研究》2008 華中師範大學歷史系博士論文
【期刊論文】
漢寶德:〈教育精神之象徵—學校建築所傳達之訊息〉《大學》,1970, (31),
郭文亮,〈側寫東海建築之一:1956之前的東海大學校園規劃與設計〉,《建築師》,2008/10
《今日建築》編輯群, 1954:〈大師小傳—貝聿銘先生〉,《今日建築》第二期,Apr. 1954
施思畢〈教育工作的合作〉,出自《教育季刊》1915(7):309-16
劉家峰 〈未竟之夢:華東聯合大學始末〉,載吳梓明、吳小新主編:《基督教與中國社會文化:第一屆國際年青學者研討會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2003。
趙文華,〈近代政府的私立大學政策演變及啟示〉,《華東師範大學高教研究中心》2001年8月27日出版
吳天健,〈中國大陸的私立高等學校法制沿革〉,《展望與探索》7(7): 2009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城鄉規劃與設計(二)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