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年第1學期-6453 碩士論文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課堂參與 20% (三次不到課則無分數) 20
個人作業與報告40% 40
每週書面報告 40% 40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70人,已有19 人選讀,尚餘名額51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社會教師

教育目標

一、課程目標: 碩士班質性研究方法主要是深化大學部的研究方法訓練。相較於「社會研究法」有關認識論及各種研究法的基本認識和操作經驗,本課程的重點在於:(1) 培養從事以寫作論文為目標的分析和研究能力;(2) 方法論與認識論的進階思考與反省;(3) 各種質性研究方法的整合了解;(4) 發表與呈現的能力。 本質性研究方法分為三部份:第一部分總論各種研究方法的了解。第二部分,將以各種不同研究方法的實際研究論文,為上課討論範圍。同時,要求同學進行深度訪談作與寫作,以訪問高等教育領域的師生為主要課程實作的作業。第三部分,以社會科學的方法論與認識論為主要分析,了解反思性、多元與情境知識觀點的重要性。 二、 授課方式: 這是一門研究所的課程,因此以討論與實際操作為主。學生於課前必須熟讀指定讀物,提出核心問題及引申的問題意識,作為上課討論的基礎。課程要求如下: (1) 課堂參與:研究所的教學須建立在師生共同討論的基礎上,因此每位同學必須積極參與討論 (2)小組或個人的深度訪談:課程主要以高教領域的專兼任老師師與學生的相關議題為主。 (3)訪談必須加入: A編碼與分析:對於該議題或場域的完整分析,並指出當前問題之所在和原因。必須有實際經驗資料,以及調查或訪談來支持分析。 b. 可能的話,從訪談研究中,擬定方案或未來發展方向。期中考後繳交小組編碼報告。 (4)個人作業:依自己感興趣的主題進行反思,並寫作期末報告。必須將上課的研究方法,選一個以上的研究方法,做練習。

課程概述

Course Description: 1. The instructor assists the student in formulating a research topic on the area the student is interested in. 2. The instructor assists the student in searching, assessing, summarizing, integrating, and synthesizing essential reviews of literature on the chosen topic. 3. The instructor assists the student in relating current research to prior related research. 4. The instructor assists the student in designing an appropriate research methodology for the topic. 5. Regular meeting time will be scheduled for the instructor to monitor the student’s progress.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四、主要教材:

吳鄭重(2015),《研究研究論論文:研究歷程之科P解密與論文寫作 SOP 大公開》。台北:穀德工作室。(圖書館有電子書可以線上閱讀,讀二、五、六章)

*田野調查閱讀與寫作,請於以下兩本之中選一本並寫筆記:
1.藍佩嘉(2008),《跨國灰姑娘:當東南亞幫傭遇上台灣新富家庭》。行人出版社。
2. Willis, Paul著,秘舒、靈閔華譯(2018),《學做工:勞工子弟何以接繼父業》。麥田。
*有關田野調查,請閱讀:
謝國雄主編(2007),《以身為度、如是我做—田野工作的教與學》,台北:群學。

瞿海源、畢恆達、劉長萱、楊國樞主編 (2015)《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質性研究法》,台北:臺灣東華。

Neuman, W. Lawrence著,王佳煌、潘中道譯,2003,《當代社會研究法:質化與量化途徑》,台北:學富。

周平、楊弘任(主編),2007,《質性研究方法的眾聲喧嘩》。南化教社所。

參考教材:
*何春蕤‐論文寫作網站
https://sex.ncu.edu.tw/papers/
*畢恆達(2005),《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論文寫作的枕邊書》。學富。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碩士論文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