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年第1學期-1810 藝術與社會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每週課堂參與表現 60 本課程不要求考試,但務必緊跟每週的習作或閱讀,並按照要求完成個人或小組的作業
出席情況 10 出席情況會和課堂表現進行共同評價
期末報告 30 期末報告請於期末考週結束前列印紙本繳交至系辦公室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40人,已有95 人選讀,尚餘名額-55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盧崇真

教育目標

安娜•波勒在美國社會學會第87次年會上發表文章,歸納了下述社會學家在文化藝術方面的貢獻。 1.分析「審美經驗」的集體性 在進行美感品味的判斷時,別以為品味只是個人的問題。所有的審美對象(不管是一幅畫、一張CD、一件古董…)都有將它生產出來的技術條件、制度環境和社會意識,同理,藝術創作也在其生產條件下使之必然隱含了集體特性。 2.將「天才」問題化 從前述角度來看,所謂的「創作天才」,可能是一個很有問題的談法,但「天才說」卻常見於美學和藝術史的論述中。 3.將「風格」視為社會的產物 所謂的藝術風格和流派,是藝術家社群互動關係的結果,他們的互動所處的政治背景和經濟狀態,才是推動風格和流派遞嬗不可忽視的力量。不過,藝術史的目標卻是要找出風格轉變的內在邏輯。 4.分析「偉大作品」背後的象徵鬥爭 到底什麼樣的作品會被判斷為「偉大而重要的作品」?一件作品之所以能被放進「偉大作品」的資料夾中,那背後一定有一段爭取歷史性認可的社會鬥爭過程。 5.觀眾的社會構成 藝術的鑑賞能力到底怎麼來的?藝術愛好者的組成結構並不是鬆散的,他們在各式文化機構中活動,從中培養「看」的特殊能力和語言,並且藉以表現出他們的社會地位和政治經濟能力。 6.社會階級的再生產 因此我們可以說,社會之中,我們可以將藝術看作一個分類系統的表徵,階級權力可以藉著藝術再生產出來。 7.藝術與意識型態 反過來看,由於「藝術」可以緩和或掩蓋意識型態和權力意圖進行控制的痕跡,很多社會學家也著力於藝術、意識型態以及權力關係深層結構的研究。 我已經盡可能的使用比較日常的語言把眾多學者研究和理論的精髓摘要、轉譯出來,但是我們根本不可能不進入各個作品的論述文章和他們所處理的對象材料,就能夠和自己對藝術的既有經驗和想法發生對話。因此,本課程的宗旨就是:藉由社會學家「在他們的社會的、政治的以及歷史的情境中去理解藝術作品和藝術家的角色」的各類研究成果,去檢視那些「人們長久以來認識藝術根深蒂固的想法」,那些想法很可能就是你的想法,而可能更不巧的是,你的想法就構成了目前你所擁有的經驗的全部,我們必須藉由一些創造性工作來展開想像力。於是,我們就可以嘗試看看是否有可能「在我們的社會的、政治的以及歷史的情境中去理解藝術作品、藝術家的角色和我們的審美經驗」。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赫伯特•曼紐什,1990,《懷疑論美學》,第三章:人與藝術家(p.44-67)
Norbert Elias著,呂愛華譯,2005,《莫札特—探求天才的奧秘》。台北,聯經。
皮埃爾•代克斯,王瑩譯,2005,《超現實主義者的生活》。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
B. Highmore, 周群英譯,《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第四章:〈超現實主義:日常生活的奇妙之處〉、頁65-87。
W. Benjamin(1928), 1992, “Surrealism”, One way street and other writings, pp.225-239. NY: Verso.
Pierre Bourdieu, 1990, Photography: A Middle-brow Art, CH.2 The Social Definition of Photography. U.S: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譯本:〈攝影的社會定義〉,收錄於《西方攝影文論選》,浙江攝影出版社。
Jean Baudrillard, 1997, “The Art Disappearance”, in Art and Artefact. London: Sage Publication. 譯本:〈消失的技法〉,收錄於《西方攝影文論選》,浙江攝影出版社。
Pierre Bourdieu,《論攝影》。
Pierre and Marie-Claire Bourdieu, The peasant and photography. Sage Publication.
Paul J. DiMaggio, ‘Constructing an Organizational Field as a Professional Project: U.S. Art Museums, 1920-1940
Jean Baudrillard,〈波爾堡效應 :內爆與倒退〉,收錄於《擬仿物與擬像》。
林伯欣,2003,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近代台灣的前衛藝術與美術館形構:一個視覺文化史的探討》。
Janet Wolff, 1981, ‘Art as Ideology’, in The Social Production of Art, HK: MacMillan.
《藝術、空間、城市:公共藝術與都市願景》,Malcolm Miles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藝術與社會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