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年第1學期-5460 仿生理論與設計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平時上課主動參與、發問及建議之表現 20
平時作業 40
期中報告 20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70人,已有12 人選讀,尚餘名額58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吳佩玲

教育目標

完成這門課後,學生將能 1. 強化觀察與分析自然生物的能力。 2. 了解系統化的設計流程。 3. 增加思考設計問題的深度與邏輯性。 4. 熟練各種相關電腦軟硬體的操作應用原理。 5. 獨立操作一個空間設計的題目。

課程概述

課程概述 Course Description 向自然界的生物學習做設計,是仿生理論與設計課程的中心主旨。仿生學一詞的字首”bio”其拉丁字的字意為”生命方式”的意思,而字尾”nics”則是”具有某種性質的學說”。德國結構工程師Frei Otto認為仿生學是研究以模仿生物系統的方式、以具有生物系統特徵的方式或是以類似於生物系統方式工作的科學,這種模式的應用在結構工程技術以及建築領域都已經有長久的發展,再加上近年來數位媒材快速的發展,電腦的自動運算視覺化了動作之間的演化過程,加入”時間”這個第四向度的元素,更豐富了空間設計上的廣度與深度。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1. 吳佩玲,2008年11月,應用仿生設計理論於景觀生態設計:以台中市庄內自行車導覽解說站為例,ICLEE 2008景觀及生態工程國際研討會暨兩岸景觀及生態工程研討會論文集,台灣造園景觀學會主辦,台灣台北。
2. 吳佩玲,2007年11月,數位仿生演化設計:一個設計方法的探討與實踐,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十九屆第二次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集,中華民國建築學會主辦,台灣台中。
3. 吳佩玲,2008年12月,以詩與數位媒材模擬再現校園景觀建築,2008景觀論壇-景觀世紀新思潮論文集,中華民國景觀學會主辦,台灣台北。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仿生理論與設計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