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年第1學期-8522 非營利組織管理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 配分比例 | 說明 |
---|---|---|
期中考試(個人) | 25 | 紙筆測驗簡答題、申論題 |
期末考試(個人) | 25 | 紙筆測驗簡答題、申論題 |
閱讀心得(個人) | 30 | 每人應繳交10次 |
課程參與(個人) | 10 | 含上課討論、出席演講、校外參訪、班級服務等;加分項目 |
分組報告 | 20 | 含PPT簡報內容、設計、台風、解說表現等 |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70人,已有29 人選讀,尚餘名額41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陳秋政教育目標
本課程宗旨在於介紹非營利組織理論、管理實務及當前重要議題,搭配課堂分組報告,增進同學們對於非營利組織內涵、組織運作的認識。從個體面期望啟發同學對生活價值的反思,學習非營利組織經營管理的知識,擴大未來生涯規劃的範圍;同時在總體面希望有助台灣公民社會的穩健發展與成熟。
課程內容安排包括「理論基礎、法制議題、組織分類與標準、領導行為、策略規劃、協力關係、知識管理、人力資源、薪酬管理、公關策略、財務管理、產業化議題、行銷與創新管理、社會企業」等議題。
課程資訊
基本資料
選修課,學分數:3-0
上課時間:五/9,10,11[SS210]
修課班級:行政系3,4,5
修課年級:年級以上
選課備註:
教師與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陳秋政
大班TA或教學助理:尚無資料
Office Hour學生時間:請先email 預約
會面地點:TBD
授課大綱
授課大綱:開啟授課大綱(授課計畫表)
(開在新視窗)
參考書目
《指定書目》
江明修主編(2002)非營利管理。台北:智勝文化。
江明修審定(2004)Peter. C. Brinckerhoff原著,非營利標竿管理。台北:智勝文化。
林淑馨(2008)非營利組織管理。台北:三民書局。
官有垣等(2008)臺灣第三部門的就業--2005 年調查研究資料的分析。臺大社會工作學刊,第16 期,頁45-85。
孫煒(2004)非營利管理的薪酬政策。第三部門學刊,第2 期,頁1-23。
陳定銘(2007)非營利組織產業化之析探:以喜憨兒基金會為例。非營利組織、政府與社會企業--理論與實踐。台北:智勝文化。
鄭勝分(2005)歐美社會企業發展及其在台灣應用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
政學系博士論文。台北:未出版。
蕭新煌 主編(2000)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Ch 6)。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中文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1. 丘昌泰(2007)非營利部門研究--治理、部門互動與社會創新。台北:智勝文化。
2. 丘昌泰、薛宇航(2007)〈台灣的第三部門與社區治理的創新:以六星計畫為例〉。開放時代,第5期(總第191 期),頁5-21。
3. 司徒達賢(1999)非營利組織的經營管理。台北:天下文化。
4. 江明修 主編(1999)第三部門:經營管理與社會參與。台北:智勝文化。
5. 江明修主編(2003)非營利產業。台北:智勝文化。
6. 江明修主編(2003)非營利創新管理。台北:智勝文化。
7. 江明修主編(2004)企業型非營利組織。台北:智勝文化。
8. 江明修主編(2004)非營利標竿管理。台北:智勝文化。
9. 池祥麟、陳培倫(2004)美國非營利組織收益管理行為之分析。第三部門學刊,第2 期,頁25-57。
10. 余佩珊譯(2004)Drucker, Peter F.原著,彼得杜拉克:使命與領導。台北:
遠流。
11. 呂朝賢(2008)社會企業與創業精神:意義與評論。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第39 期,頁81-117。
12. 孫煒(2007)第三部門的治理研究。台北:翰蘆。
13. 孫煒(2004)非營利組織人力資源策略管理之體系建構。中國行政評論,第
13 卷第3 期,頁119-138。
14. 孫煒(2008)論促進我國非營利組織發展的法制化。第三部門與政府:跨部門治理。台北:智勝文化。
15. 徐木蘭等(2004)臺灣前50 大基金會發展生態分析。第三部門學刊,第1期,頁61-96。
16. 桂雅文等 譯(2001),Dr. James P. Gelattm原著。世紀曙光-非營利事業管理(初版)。台北:五觀藝術管理有限公司。
17. 許世雨(2005)建構非營利組織與企業合作關係之研究。第三部門學刊,第3 期,頁39-80。
18. 陳定銘(2007)非營利組織行銷管理:以財團法人社會福利基金會為例。非營利組織、政府與社會企業--理論與實踐。台北:智勝文化。
19. 陳定銘(2008)非營利組織與政府跨部門合作之研究:以三個公益組織方案為例。第三部門與政府:跨部門治理。台北:智勝文化。
20. 陳金貴(1995)美國非營利組織的研究。歐美月刊,第11 卷第6 期,100-119。
21. 馮瑞麒譯(2007)Lewis, D.原著,非政府組織:管理初探。台北:五南。
22. 馮燕(2004)臺灣非營利組織公益自律機制之建立。第三部門學刊,第1 期,頁97-125。
23. 黃俊英(1994)非營利性組織之行銷--台灣的成功個案。台北:行政院國科會科資中心。
24. 劉淑瓊 校譯(2004),Peter C. Brincerhoff原著。非營利組織行銷:以使命為導向。台北:揚智文化。
25. 劉麗雯(2004)非營利組織:協調合作的的社會福利服務。台北:雙葉。
26. 蔡美慧 譯(2001),Michael Allison & Jude Kaye原著。非營利組織的策略規劃:實務指南與工作手冊。台北: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
27. 鄭如孜、李佩憶(2005)非營利組織商業活動對捐款收入之影響。第三部門學刊,第3 期,頁81-106。
28. 鄭勝分(2008)社會企業之責信。第三部門與政府:跨部門治理。台北:智
勝文化。
29. 蕭新煌 主編(2000)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台北:巨流。
30. 蕭新煌、江明修、官有垣(2006)基金會在台灣:結構與類型。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31. 蕭新煌(1999)臺灣的非營利部門現狀、新動向和未來發展。香港灣仔:香港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非營利組織管理歷史開課紀錄查詢